中新網5月15日電 臺灣《旺報》15日刊登投稿文章《臺灣人食量小 北方人不理解》。文章稱,臺灣人的食量令西北人百思不得其解,僅占北方麵食文化喂養大的人十分之一的食量。臺灣人喜歡吃海鮮、吃菜,不愛吃飯,或每頓僅吃小兒拳頭大的一碗米飯。飲食文化決定了人的性格。
  文章摘編如下:
  臺灣人的食量令西北人百思不得其解,僅占北方麵食文化喂養大的人十分之一的食量。臺灣人喜歡吃海鮮、吃菜,不愛吃飯,或每頓僅吃小兒拳頭大的一碗米飯。
  與臺灣人用餐,桌上海鮮、鴨、鵝、雞肉、蛋類共七八種,豆製品幾種,牛肉很少,羊肉未見,蔬菜多種,約十幾個菜已讓餐桌菜滿為患。其色、其形、其鮮,足以垂涎三尺,做得精緻細膩,一絲不苟,和舊時巧婦人繡花一樣下工夫。二三種湯、菜能讓你的營養富足。水果盤盛七八種水果,和各地一樣。
  當你把蝦、蟹、各種魚,各吃一口,將雞、鴨、鵝、蛋各吃一口,你最喜愛吃的多吃幾口,蔬菜不厭其煩地去吃,幾種湯菜、幾種湯各嘗一二勺,你已想不起吃飯了,飯後水果再把口感調整一下,很輕鬆而很滿足,但不沉重、不疲倦。
  西北漢子,在此把海鮮肉類湯類菜類都吃了幾遍,就是想吃一中碗炒麵,或大碗面片、牛肉麵,或合起來各吃一大碗。或者盼能有兩個熱蒸饃,就著這豐盛的菜餚,才能吃個結實。但等了幾天,終於等來一盤饅頭,卻是核桃大的,白白的一咬下去都是軟綿綿,而且是糖制的,甜得令人心酸氣惱,根本不是麵粉饅頭而是米面饅頭, 是麵包一類材料炮製的。
  多麼想吃一盤青辣子軋碎蘸蒸饃,或有醋,有油潑辣面子,調在湯里,夾在饅頭裡,可是臺灣人的飲食裡面很少吃辣椒的,菜里極少有辣椒佐料,沒有辣椒,讓北方人的鄉愁爆發。
  而臺灣菜,莫不和江浙閩粵菜一樣,不要辣椒,不要醋,不要大香,不要太味重的調料組合,不用醬油。鹽也少得和無鹽差不多,菜追求原色原味,海鮮更要原味,湯要清澈,菜要純原色。吃了一兩個小時,盼吃飯,大喊:“飯上來!上飯!”
  結果飯來了!主人雙手捧著西安羊肉泡碗大的一盆米飯來了。西安的碗,一碗飯是一個人吃的,這裡一碗飯是十多個人,每人僅舀兩調羹,而且咀嚼得極有耐心,極有滋有味。北方人一口或許就吃掉了,吃了和沒吃一樣,而且打骨子裡就根本不願吃這東西,是為了能和大家一起完成行程而硬咽下去的。
  隔壁一桌全是關中人,他們好不容易要來一小碗紅辣子,軋成環,用有限的或不多用的醋、醬油泡一下,撒了鹽,這是為西北人解辣椒的饞,關中人用此物就著米飯吃起來,連吃三碗米飯,把同行的臺灣女士嚇壞了,連呼:“喲!天哪!先生吃了三碗飯!三碗哪!”
  其實就是二兩米飯不到,紅辣椒就白飯三碗,成了佳話,傳說關中人一頓吃了三碗飯,從此不再忘掉。多少年過去了,交往過的大陸朋友姓名多半忘了,但首先在電話里問:“吃了三碗白飯就辣椒的關中先生再見過嗎?”
  而令西北人不能理解的,臺灣人日均吃一兩糧,何以有那麼飽滿的精力、幽默、歡樂?行旅中,夜裡二、三點睡,早上五六點起,卻能精力過人,整天不再休息,如車程忙碌而不便用餐,在車上可以不吃飯只吃水果,同樣陽光燦爛,六十多歲如少年。
  夜裡跳舞、唱歌、喝茶、聊天、動用大腦細算極複雜的經濟明細帳,洽談環節複雜的經濟合同;白天則用專業相機一刻也不停地從車窗里向外拍攝雪山、沙漠、長河、油菜花、民俗、古道……。
  飲食文化,決定了人的性格。臺灣人永遠理解不了紅辣椒配二兩白飯的食量,如果見西安人吃著比頭大的一碗羊肉泡,只怕就嚇暈了。西安人永遠不明白臺灣人用牙尖掛一點飯,吃幾口菜湯,卻能渾身是勁。西安人心裡永遠想:他們吃著啥?偷偷吃著大補丸嗎?
  這種不理解是永遠的,生在西安,長大後必吃一大海碗麵條或羊肉泡,除非生在臺灣,才能適應牙尖掛的食量。(張懷群/北京)  (原標題:台媒:臺灣人食量小 北方人不理解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va80vahqz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